家庭网络再折腾
家庭网络再折腾
2023-5-21
| 2024-4-7
0  |  Read Time 0 min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  网络这个玩意,就像多巴胺似的,一旦接触,就让越陷越深。
  大学时期,偶然了解到软路由这个东西,它独特的功能让人着迷,便默默地构思,寻找一款属于自己的软路由,随着了解深入,关注许多的up主和群。随着司波图发布一款《洋垃圾》软路由视频后,我突然对自己的理想软路由有了大致轮廓,架构应该时x86,软件兼容性方面更加全面。体积应该mini,类似与NUC。模块化设计,便于后期的升级维护。最后就是外观,颜色必须白色,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。
  一日,在pdd上闲逛,发现了NEC这个主机(联想代工,专供日本的办公mini主机),这不正满足我的需求吗!NEC的版本和联想的M系主机一样,拥有多代版本,考虑预算和需求,便入手了4代纯白的小主机。小主机只有主板和1L的小机箱,其它设备全靠自己组装,计划由此升级为All in One。接下来就是组装配件的漫长过程,CPU暂定为E3,内存条双通道,128G或者256G的SATA固态,网卡则必须时i225的2.5G网卡,电源的功率管够,一看预算直接翻倍,便将AIO计划缩水成N1加5口交换机。这便是中间的曲线之路的故事,N1配上定制版的OP后,功能全面,适合养老,一折腾就断网。后遇到CPU和内存降价,便开始买内存条;90W电源;致钛固态和G3260,硬件基本就位,再度开启AIO计划。
  首先安装开源的pve作为基础系统,其次选择路由系统,在openwrt、RouterOS、高格、ikuai、padavan等众多系统中测试一部分和参考博主的分享贴,选择了双路由系统来承载网络基础。最开始从ikuai+op系统,用了一个月左右,流控功能强大,系统也很稳定。于是开始购入minipcie网卡转网口,开启AIO的最后一步。 由于ikuai对内存占用较大,我开始测试RouterOS路由系统,这款系统官方只有英文操作界面,操作逻辑更偏向过程配置,不像其它路由系统操作简单,需要一定的计网基础才好排查问题。使用一周下来,内存占用小的同时功能强大且稳定。RouterOS强大到软路由的工具一应俱全,一旦配置完,无需考虑其他,只担心光猫是否掉链子。ROS+OP的组合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。最后在AIO中安装个linux系统来搭建博客服务器,N1也就功成身退,被刷成armbian后担任推流工作,24小时在b站播放影视-小李不是小白的直播间
  家庭网络折腾这三个月的过程中,真正的理解了计网中的知识,从MTU和MRU到光猫的工作流程,再到网络架构以及网络线路(CN2,CMI,CU等等),再一次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哲学。直到最近,b站一直推荐为什么搞技术的挣不了钱?我把自己置身于信息茧房里充耳不闻,当我看到和我年龄相差不多的哥开始见家长,他在我们十八线的小县城的体制内上班,亲眼目睹远比他人描述更具有冲击感,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,但又什么也没明白,突然觉得手中的技术学习资料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了!
notion image
  番外篇:网卡的安装可谓是曲折离奇,下单前问了卖家是不是发顺丰快递,引出后面的问题,卖家说Intel i225需要指定时间前的bios,说是之前顾客反馈的问题。我不太相信,便搪塞过去让卖家快点发货,到手安装开机,咦,怎么没有识别,真是bios问题?再来,还是如此。于是找卖家要bios文件,只能通过编程器刷写。等了几天,用上CH341A开刷,bios成功刷入,插电开机,还是没反应。再一次询问卖家,卖家都想放弃这笔生意了,我还坚持要弄(人菜瘾大)。后面卖家被我固执所打动,愿意帮忙看下。经过卖家测试后,一切正常,并帮我更换me芯片。我拿到弄好设备启动,开机,pve里依旧看不到网卡设备,我顿时觉得很迷茫,难道真用不上这网卡?我不甘心,把网线插上试试,不行就算了吧!开机,终于识别到网卡了,恍然大悟,网口需要插入网络设备启动才能启动,空网口启动,BIOS中不会开启网卡功能,这就是原因所在。后来升级到最新bios版本,网卡依旧可以使用。自己的折腾解决了卖家的困惑。不禁让我想起之前折腾黑苹果,踩了很多坑,后来发现一个up的7个注意事项注意事项,最后解决了7个问题中的尚未解决的一个,并把解决办法告诉了up主。
网络随谈遗憾
Loading...
Catalog